新闻动态

【助理团风采】汪雨欣:逐梦青春路,砥砺绽芳华

发布者:对外交流与合作部     更新时间:2025-04-16     浏览次数:27

晨光熹微,图书馆的窗边总有一道身影与书卷为伴。她是汪雨欣,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助理团采写组组长,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子,以优异成绩多次斩获学校的奖学金,更以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,在考研战场上书写了自己的坚持与成长。

  学业深耕,笃行致远

  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 汪雨欣自踏入大学的那一刻起,便深知学业之路漫漫,需以坚定的目标为指引,以精细的规划为羽翼。

 她将学习视为一场精心策划的航行,把学习任务拆解为周计划与日任务,如同航海者依据航海图规划每日航程。同时,她深谙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道理,特意为突发事务预留 “弹性时间”,让计划具备应对风浪的能力。疫情期间,四六级考试屡次延期,打乱了许多同学的备考节奏,而汪雨欣凭借提前制定的周密计划,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备考状态,稳扎稳打,最终顺利通过考试。

  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中,汪雨欣主动投身于学业导师的科研项目,一头扎进古代文学的浩瀚海洋,潜心钻研。谈及选课策略,她建议学弟学妹们 “大一大二多修课,大三才能轻装上阵”,要善于结合自身兴趣与未来职业需求选课,同时积极与老师交流,了解前沿学术动态,与时俱进。

部门历练,破茧成蝶

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 在对外交流与合作部助理团的四年时光,是汪雨欣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初入助理团时,她还是一个在采写工作上略显青涩的 “新人”,而经过四年的磨砺,她已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 “多面手”。

在助理团的工作中,她聚焦部门职责,认真研究采写工作的重点,从采访、编辑、校对,每一个细节都做到高效无误。撰写新闻稿时,她始终坚持 “倒金字塔结构”,便于读者快速阅读,第一时间了解信息的重要内容,做到信息精准传递。面对繁多的工作任务,她有着女生独特的沉着冷静,认真思考任务的轻重缓急,各项事务的细节之处,合理安排时间节奏,所以,她做起工作从来都有条不紊,井井有条。

921743321396_.pic

  考研征程,守得云开

  “千淘万漉虽辛苦,吹尽狂沙始到金。” 考研,对于汪雨欣来说,是一场孤独而又充满希望的修行。在备考期间,图书馆的窗边常常能看到她的身影,在晨光熹微中与书卷为伴;夜晚,她又常独自鏖战至深夜。漫漫考研路,抵岸有几人?回想同学们满怀信心组建备考联盟到最后屈指可数,面对同窗纷纷踏上就业之路的压力,甚至备考最后阶段闺蜜的前功尽弃,也没有使她打消考研的念头,依然锚定理想,勇毅前行。她坦言:“寂寞是考研路上的必修课,但这段经历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即使最终未能上岸,我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术道路。”

  谈及择校,她善意提醒学弟学妹们要谨慎避开 “压分雷区”,但目标不妨定高一些,因为 “脚步稳了,星空自会靠近”。她以 “教育学课程论” 为考研方向,为了深入了解目标院校的考察重点,她反复研读目标院校教授的论文,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,了解考研的风向,为自己的考研之路做好充分准备。在考研的艰难征程中,她深刻体会到信息筛选与心态调整的重要性。从最初的学校选择到专攻学业,从用心支教到科研项目研读,再到专心考研,很多人从最初萍水相逢到良师益友,她的心态不断调整,信息搜索能力、人际关系积累也都等到了丰富和扩充,她坚信,脚步不停歇,就会收获成长。

  寄语后辈,奔赴未来

  “自信人生二百年,会当水击三千里。” 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,汪雨欣感慨万千,作为一名 “教育学考研人”,于各类信息,她建议大家多方求证,以免被不实信息误导。她以自己的支教经历为例,鼓励学弟学妹们 “早规划但忌急躁”“大一大二多试错,大三再聚焦。实习不必贪多,看清行业全貌更重要。”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焦虑,她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 ——“早睡早起” 和听偶像的歌。她笑着说:“少年眼里光是打败长夜的无畏”、“宇宙和生活都很大,去尽兴去灿烂年华,你就是你自己最好的回答”。

  青春路上,既要欣赏美好风景,又要经历疾风骤雨。汪雨欣深知,未来的道路或许依然充满挑战,但正如她所说:“风浪会暂时遮盖太阳,但舵手永远知道前进的方向。” 在逐梦的道路上,她将继续砥砺前行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。

 

素材提供: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生助理 汪雨欣

撰稿人: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生助理 林莹莹

修改审核:对外交流与合作学生助理 陈嘉怡 汪雨欣

 

 

 


Copyright © since 2016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部

电话(Telephone)/传真(Fax):0086-596-6288415

电子邮箱(Email): tkkec@xujc.com